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党群园地 > 学习园地
职工荐书集锦(4)
  [2018-11-06]    

  《蒙古帝国史》

  (推荐:辐射源党支部 蒋秋岩)

我认为,可以用“蒙古帝国征服史”来概括这本书的内容,执着于对蒙古建立帝国的军事行动进行描述,对于帝国内部的文化、经济、交通、行政、宗教甚至军事几乎没有涉及,不过作为军事征服帝国来说,理解了它的军事就很大程度上能够理解这个国家的形态,尤其是蒙古固有的“家产”的传统,使得帝国的行政实际上最后掌握在若干大“脚根”的统治,影响了欧亚大陆未来地区的行政与政治文化。

在书的最后,作者总结了蒙古的征服,认为草原民族的入侵与气候息息相关,尤其是气候的周期性运动影响到黄河防线的时候这种入侵才会有效;但是“征服”只是偶然事件,“边境民族”更能够建立征服王朝,中原王朝则往往与“林木中百姓”联合抵抗游牧民族的入侵。蒙古人的帝国虽然是建立在血腥之上的,但是却促成了文化、商业的交流。不得不说,尽管在论述帝国史的部分格鲁塞个人的创见不多,更多的是一个集大成者,但是在对以欧亚大陆范围内游牧民族与定居民族的关系的讨论中有非常敏锐的观察力,他的讨论很大程度上被巴菲尔德等学者继承,成为学界长久讨论的学术的热点,这恐怕是一部学术著作真正富有生命力的源泉。

 

《追风筝的人》

(推荐:辐射源党支部 郭弘)

故事发生在阿富汗,这是一个普什图少年和哈扎拉少年的故事。故事就是这么一点点的吸引着我,让我被哈桑和阿米尔的真挚友谊所感动,让我痛恨种族歧视所带来的不公正,让我真切地希望地球的每一寸土地都平等充满爱。作者笔触细腻且平实,蕴藏的情感却感人而残酷。正如作者所说这是一个救赎的故事,带来了关于人性的思考:“人类的体验有多么普遍:羞耻、负疚、后悔、爱情、友谊、宽宥和赎罪。”

哈桑的善良和宽容,还有乐观朴实,最是震撼我,“为你,千千万万遍!”他敬爱对他很好的老爷,就因为老爷记着他的每个生日,他便为了守候老爷的房子而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就因为渴望亲情,他原谅了一出生便抛弃了自己的母亲,照顾她直至去世;就因为他深爱自己的兄弟朋友,而宁愿身心忍受极大的屈辱不堪也要帮阿米尔拿到代表着荣誉的风筝,并始终视阿米尔为兄弟。哈桑,一个在阿富汗被视为最低等的人,却拥有着最高贵的品德,忠诚、善良和宽容。

阿米尔的爸爸是一位真正的贵族,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他虽为贵族,却从不轻视生命,他视仆人阿里为兄弟,他敢为素不相识的人而夺下俄国士兵的枪,但他是痛苦的,他一生都在为自己犯的错忏悔,他深切的自责带来了善行,施舍街头的穷人,建立孤儿院,把钱给有需要的朋友,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

在阿富汗这样一个经历了俄国、塔利班蹂躏的国家,注定了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种族之间的歧视,教派争斗让纯洁的兄弟情无法继续,亲人无法相认。故事揭露了战争给阿富汗人民带来的伤痛,只有阅读了那种残酷才会敬畏生命,才会珍惜现有的和平和幸福。

愿每个人道德高尚,愿每个民族和谐相处,愿每个国家和平美丽。

 

《自控力》

(推荐:辐射源党支部 余飞)

毫不夸张,在工作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我的生活感觉就是放飞自我,预计中的事情基本没有办成,危机感就像瘪了的气球突然连上充气口一样膨胀了起来。而这时,这本书就是在这个时候被我找到了。在书里,作者介绍了自己写这本书前一些人们对自身意志力得看法,也表达了自己写这本书的意愿,作者是在斯坦福大学教学的健康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博士,此书是博士开设“意志力科学”这门课后写出的。书里不仅有着最新的研究成果,更是结合了数百位学生的智慧。书中并没有给出成功的方法,而是给出了实验方法,并从科学的角度给出增强自控力的可能性。

书中开始便提到自控必须意识到自己失败的地方,这个观点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也与书中的方法例子等息息相关。书本开始就给出了一份作业——选择意志力挑战,你需要的是“我要做”“我不要”“我想要”当中一个还是当中几个。继而解释了什么是意志力以及意志力的重要性。作者从人类进化的历史开始,谈及到意志力出现的原因以及意志力到现代社会中依旧重要甚至比以前的社会更重要的原因。接着作者就由人类意志力生物原理,精神原理以及惊人的例子解释每个人意志力薄弱或者说是选择出现的原因。最后作者写到大脑其实跟人们身上的肌肉一样可以锻炼,并且给出科学依据。

读这本书时,完全感觉不到一丝无聊,文章以人类在远古时代的场景来解释你大脑的进化,用科学的解释来说出你现在应对某一些情况时,你大脑会出现什么反应。意志力是我们生来就有得一项天赋,我们的意志力并不会每次都有效,但我们可以锻炼我们的意志力,并且锻炼难度根本不高,这犹如经济学当中那些投入不高,却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在这本书里提出了与我的观念不同的意见,正如在结尾文章提出了意志力的死敌——压力。我经常会让压力保留在自己身上,像人们口中说的把压力化为动力!但是在看完这本书时,我的这个观念被刷新了!本来我看到这一点时,脑海中更多的是怀疑,但在看到书中列举的事实,还有回想的记忆,我发现这个观点是对的!在被压力压着的时候,或许在短时间我会爆发比较大的工作力,但是事情总不如在放松时完成的好。

这本书里有着大量的科学依据,在你学习如何增强自控力时,你会连连惊叹。因为你学到了更多你在平时很难接触的专业知识,这里包括了生物学、心理学、人类进化史等等。相对知识,这本书更让你欢喜的是,它贴近于普通人,它没有要求你压抑自己的情绪,更多的是让你学会体会自己的情绪,真正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并且书本的文字浅显,明明枯燥的科学依据,在你看到的却是简单易懂的,在文章中还会有深度剖析,这会让你在看书时不会脱离重点。

《自控力》这本书提出的例子相对于其他书更让人信服的是,它选择的例子是参与的课堂普通人的,他们与我们的生活贴近,这更容易让我们产生信服力,从而在看书时更有代入感。书本的内容更是与我们的生活相通。我喜欢这本书,它的科学依据、例子、实验方法都让我深受启发,我相信我也能将其精髓引入到以后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去,事半功倍。

 

《工业4.0大革命》

(推荐:辐射源党支部 党磊)

《工业4.0大革命》这本书是中宣部中组部向党员干部推荐第十一批学习书目,该书深入解读了工业4.0的起源及现状,梳理了与工业4.0相关的各种前沿科技成果,同时也针对德国、美国、日本等强国进行了优势分析与对比,并重点阐述了我国面对工业4.0的优劣势与切入点、现状与出路,引发读者对工业4.0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思考。

在阅读这本书之后,首先让我们能明晰“什么是工业4.0”?起初,“工业4.0”只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但书中言道,工业4.0不只是工业领域问题,也不只是生活领域问题,牵扯面和覆盖面很广,“上可以上升到世界格局,下可以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作者通过介绍工业4.0的发源地德国,以及工业4.0反映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消失的传统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情感识别、物联网、智能生活、智慧能源等,为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

接着,作者通过介绍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历史,为我们引出为什么现代社会已经发展到工业4.0。作者解释说,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了“大机器生产”,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大规模的标准化生产”,第三次工业革命实现了“自动的、大规模的标准化生产”。而工业4.0是人类历史的临界点,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从此人类社会步入高速发展的轨道。自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互联网信息产业迅速发展,并逐渐与其他产业结果,衍生出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设备、O2O等新产业,又因为互联网的血缘关系,这些产业逐渐融合,量变到质变,最终孕育出工业4.0。工业4.0已经不再是生产方式的创新,而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重建了新的商业机制和社会结构,改变了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企业的运营方式、国家发展方式、经济转型方式等。

最后,作者为我们介绍了中国工业4.0进行到了哪里。作者认为中国正在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借电子商务弯道超车,逼近工业4.0

读完此书后,我认为我国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与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标志的工业4.0是一致的。“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是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中国政府立足于国际产业变革大势所作出的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其根本目标在于改变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我相信,通过10年的努力,中国制造业将在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和绿色发展上走出自己的特色,加快迈向制造业强国的脚步,为到2045年将中国建成具有全球引领和影响力的制造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局外人》

(推荐:辐射源党支部 王寅宁)

《局外人》是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众多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部,该部著作是加缪在26岁的时候创作完成的,可以说十分年轻就展露了自己的才华,他也是凭借这一著作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小说的主人公默尔索的是一个对什么都无所谓,心中没有什么大志向,甘于平庸的小职员。但他活得很诚实,对于自己不入流的个性并不觉得羞耻,也不刻意隐瞒。默尔索生活平凡普通,在一次糊里糊涂地杀了人后,被逮捕并判处死刑。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场荒谬的庭审是如何把一个性格冷漠的小职员妖魔化成冷血残酷的杀手的。

小说着力揭示了司法罗织罪状的邪恶性质。一桩并不复杂的过失杀人案在司法机器的运转中,却被加工成了一桩“丧失了全部人性”的“预谋杀人案”,被提高到了与全社会公民为敌的“罪不可恕”的高度,还必须以全民族的名义处以极刑。

一本书看下来,我主要获得了两个方面的感悟:

第一,犯错误其实只在一念之间。虽然作者写书本意并不在于此,但是我还是想对这一方面说下自己的一点想法。默尔索在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他对着攻击自己的人开枪,当对方已经倒下后,他又补了四枪。在欧美持枪是合法的,非法闯入他人住宅,主人完全可以直接击毙闯入者而不受到任何处罚。

基本上所有的人在最初实施违法行为的时候,都抱着一种侥幸心理,或者认为根本不是什么严重事情。最终判决下来后,当事人恍然大悟,想到一朝失足付出的代价可能是一生的,才追悔莫及。因此,人一定要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不能跨出底线,时时刻刻警醒自己,才能在最大限度内享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

第二,对于法律程序上问题,我并不是很了解,但是我知道人类喜欢讲故事,编织自己想象中的前因后果,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举个简单的例子。前几天刚刚看了一个帖子,讲述了一个孩子的父亲,每次在孩子生病的时候都要找原因。是不是下雨天出门着凉了,是不是家里开空调冻着了,是不是吃坏肚子了,是不是吃了不消化的东西等等,然后还非要找到责任人,最后闹得全家人都不痛快。先不说小孩子生病有多正常,这位父亲就凭借自己知道的一两件事情进行推断,找到的所谓的原因十有八九不正确不说,还影响了家庭和睦。

人们总是倾向于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编织自己想象中的前因后果。虽然想象力很重要,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正是由于人类拥有想象力,也正是由于人类的想象力才能使人类有可能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但任何事情有好的一方面也有坏的一方面。没有足够根据的想象力,经不起推敲,尤其是当你的决定关乎着一个人的命运,甚至一个行业的发展时,影响可以说是十分深远的。解决方法就是使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问题,尤其是在作出重要决定之前,一定要严之又严、慎之又慎、实之有实。对于核技术利用监管工作的技术支持人员,在提出技术意见时也是如此。因为我们的每一个结论,每一条见解,都影响深远,甚至对监管机构的政策制定都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所以一定要经过充分的调研,才有可能提出高置信度的意见。

 

《枪炮、病菌与钢铁》

(推荐:辐射源党支部 聂鹏煊)

光看书名的话可能并不清楚这本书是关于什么内容,实际上书名和内容也没有多少关联,这是一本讲述人类文明发展的书。很多人应该会有这样的疑问,中华文明在世界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处于领先地位,但为什么从近代开始被欧洲文明所超越。针对这个问题作者在书中有给出他自己的一家之言,中国统一的政治制度或许是一大重要原因,皇帝可以支持郑和七下西洋,也可以一声令下闭关锁国,统一的政治制度有着许多优点,但不利于新技术的发明。反观欧洲一直是许多个分裂国家的状态,哥伦布、麦哲伦都是先被葡萄牙皇室拒绝后,转而投向西班牙皇室从而得到了远洋航行的资助,从而开创了大航海时代,促进了世界贸易的繁荣,带动了资本主义和技术革命的产生。不过这个占全书很小的一部分内容。全书从主要更广泛的空间和更久远的时间角度,说明了一个观点:不同社会文明之所以在不同大陆得到不同发展,原因在于大陆环境的地理差异,而非人类的生物差异,各大陆的地理特点影响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轨迹。

书中从好几个方面来对这个观点进行详细论证,我只列举两个给我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方面:

第一个是各大陆在可以用作驯化的野生动植物品种方面的差异,欧亚大陆可驯化的物种最为丰富。可驯化的植物具体指的是粮食作物,粮食生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使得人类从狩猎社会向农耕社会转变,可以形成众多的人口,并且能积累剩余粮食用以养活不从事粮食生产的专门人才,从而进一步发展出技术和政治上的优势。可驯化的动物具体指的是大型哺乳动物,比如牛、羊、马,从这些家畜身上发展出许多感染人类的流行病病菌,而这些病菌在欧洲殖民新大陆时发挥了重大影响,绝大多数的原住民都是死于这些殖民者所带去的流行病。

第二个就是影响传播和迁移速度的地理因素,不同大陆的差异很大。在欧亚大陆速度最快,这是由于它的东西向的形状,导致作物和牲畜在同一纬度的气候下可以很容易传播,同时欧亚大陆也没有太大的地理障碍,战争、贸易等活动使得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技术可以迅速交流。而传播的速度在非洲就比较缓慢了,而在美洲就尤其缓慢,这是由于这两个大陆的南北向的主轴线和地理与生态障碍所造成的。